
今早辰哥难得没有起床气,元气满满的一天从追泡泡开始!
饲养员最近工作辛苦,今天上午就哪也没去,休息了半天。中午,我们开车到达离市区24公里的那柯里茶马古道景区。
还没到目的地,辰哥就睡着了,饲养员也只好跟着睡。留下清醒的我,闻着车外新鲜的牛粪味,看着在车边喝水的黑鸭子,等他们睡醒。
四点,终于醒了,也饿坏了,狼吞虎咽一顿饺子下肚,开始玩!
那柯里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是连接宁洱县和思茅区的重要枢纽。
“那柯里”为傣语发音,“那”为田,“柯”为桥,“里”为好,“那柯里”的意思是桥旁的好田地,即:村庄小桥流水,沃土肥田,是理想的人居之地。
目前,在我国保存下来的相对完好的古道驿站已经非常少了,那柯里是这条茶马古道上少有的、保存的比较完整的古驿站。
古道上的大石头多被磨圆,比较光滑,凹凸不平。在古道上走了一小段,体验和感受了一点古道沧桑、历史悠长。
这里的游客很少,商业开发不算严重,生活气息特别浓,村民淳朴友好,
走入村中古道,仿佛将人又带回马帮走夷方的画卷中:马帮往来不断,客栈、马店林立,小桥流水,人欢马叫,十分热闹。
此“高老庄”并非西游记里的“高老庄”
高老庄里可以体验普洱茶加工的全过程,可惜主人不在,我们只好抱憾离开。
分享一个不会吸烟的饲养员
“奶奶,你们在干嘛呀?”
“我们在晒太阳呢!”
随处都是文艺风,拍照圣地啊!
据说,原来这里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地方,它原名叫”马哭里”,传说由于茶马古道十分难行,马帮过那柯里必须涉水淌过村里的一条小河,再加上马驮重负,劳累的马儿行走到这里,面对清凉的河水,都流下伤心的泪,因而得名”马哭里”。爱马如命的马锅头几次上书官府之后,官府遂了马锅头的心愿,在这修建了”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
这里有保存较好的茶马古道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荣发老店,部分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茶文化、古道文化痕迹,美国、日本、香港等地探险人士多次到此探访。
“大胆!竟敢偷拍我!”
这些沧桑的老物件,带我们回到了走马帮的年代。
“青青石板路,潺潺溪流水,袅袅炊烟舍,绵绵风雨桥,悠悠古道风,浓浓民族情”,这便是那柯里最真实的写照。
从那柯里出来,我们去市区采购水果。这个菜市场像极了我们在成都经常去的菜市场,不免有一点想念成都的家。
下午七点,我们应邀来到了昨晚遇到的老领导家里。后来聊天才知道,“老领导”只是叔叔阿姨的身份之一,用“大师”来称呼他们更为贴切。
一进家门,浓浓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巨大的桌案,上面摆满了笔墨纸砚,桌布上斑布的墨痕,都是叔叔日常在此泼墨挥毫抒写家国情长的印记。
叔叔名叫舒建新,自高中就与绘画结缘,23岁就已经举办第一次画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刊登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1990年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地收藏。出版有《舒建新作品集》、《新疆史诗枣玛纳斯画集》等。现为中国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退休前为普洱市挂职副市长。
这两张图是叔叔在西江千户苗寨的写生,外行的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表达自己的赞美和敬佩,只能说一句“哇!”然后默默地在心里说一句画的真好……
坐在饭桌边,我们终于又感受到了久违的“在家”的感觉。快五十天了,这是第一次进到家里,满满的温馨,让人不免心生留恋。
阿姨担心小朋友会肚子饿,早早就热好了糖包子等着辰辰。阿姨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每道菜都是家的味道,可惜吃得太嗨又忘了拍照。
饭毕,叔叔又拿出一本自己出版的《茶马古道上》,还亲笔题字,赠与我们。人生第一次结识到这么厉害的大师,还收到大师亲笔题字的书籍,内心真是又激动又惶恐。激动的是自己终于沾染了一点点艺术气息,惶恐的是以后的游记都会有两位大师阅读,每天都会经历等待老师批阅试卷的忐忑。哈哈哈,今晚马上就要交卷了,真的好紧张!
辰哥发现了新玩具,书画墙上的磁钉。
结果辰哥把两个磁钉吸在了一起,铷磁铁的强大吸力让饲养员憋红了脸也没有把它们分开,叔叔只好说:“送给辰辰了,带回家收藏起来吧!”
临走之前,阿姨还给我们带了好多好吃的,明天早餐不用愁啦!
还有从山东远道而来的大苹果。
此时此刻,感觉像是回到了自己的父母家,进门就吃热乎饭,走时也是大包小包的好吃的,感觉像是在父母的怀抱里,暖暖的让人依恋。
叔叔阿姨陪我们散步到了停车场,分别前来一张自拍。
辰哥特别喜欢爷爷奶奶,一会会见不到就吵着要去找。
许是太久没有享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分别前,辰哥哭得很厉害,不停大喊“我不要爷爷奶奶回家!”
太久没有见到父母的我,也是万般不舍,安慰辰哥的时候自己也湿了眼睛……
叔叔阿姨,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享受到了长辈的关怀,我们明年北京见!
明天就要离开普洱,满心不舍。
普洱,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