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一条非常小众和隐秘的路线,身在云南与西藏交界的大山之中,丝毫没有人工修饰的商业气息,是一个真正的、人迹罕至的秘境,她就是怒江大峡谷。
《孤独星球》曾这样写道:云南所有你已熟知或者尚且陌生的精彩,都在怒江至腾冲这条路线之中。

其实挺感慨的,这是一条被迫暂停了3年的路线,最早我们是在2010年左右我们开发出了这条线(那会真是比现在还要更与世隔绝),但中间因为各种原因,尤其是前几年当地道路的全面修建,我们也只能静静等待着重返的那一天。
想想其实是好事,毕竟我大天朝这基建狂魔不是吹的,也是为了让当地能发展起来,所以直到2019年末,已经修葺一新的道路,终于让我们再次走进了那里,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时光角落。
今年冬天,怒江大峡谷迎来了一年中最棒的季节,我们果断再次上线,太太太想把这个远遁于世外、有着一套自己运转模式的人神共居之地介绍给大家了。

1.为什么是怒江?为什么是现在?
有两点原因,一是季节性,二是紧迫性。

但她也不是只有一副面孔的,每年从11月开始到次年3月,怒江就会呈现出她最温柔娴静的样子。此时的江水静碧,像是待嫁的姑娘,收敛起往日昼夜奔腾泥沙聚下的暴脾气,时刻展现着自己最端庄美好的模样。

另外一点,紧迫性。其实你知道嘛?怒江是中国最后一条自由奔流的大江,江面上没有任何大坝阻断,曾几何时关于怒江是否应该开发水电引起过很大的争议,毕竟有这么高的落差优势。
如今怒江的江水依然能够肆意奔跑,各种江中的鱼类也可以随着天性繁衍生息,所以珍惜现在的一切吧。三峡大坝的昨天是否会成为怒江大峡谷的未来?怒江两岸原生态的面貌还有多少能继续留存?一切难以意料的未知对于好奇者们来说都只能通过尽早去探索来化解。
2.怒江两岸的人们与神灵,才是这里的灵魂所在
怒江的确很美,但这里之所以引人向往,更多的是大峡谷中由各种民族的人、信仰、生活方式所构成的一整个生态,这也是不可能被复制的,所以才如此值得一去。

雪山下的怒江首府,六库
秘境之秘,不仅仅在于风景的独特亦或是少有人见证,稻稻认为这个“秘”应该与人有关,尤其与当地人有关。
被誉为滇西“世外桃源”的怒江峡谷中,傈僳族、怒族和藏族在这里和谐共存,雪山、峡谷、寺庙、教堂交相辉映,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各种原始崇拜和信仰在这里交融共生…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怒江大峡谷的灵魂。

峡谷中的最美基督教堂——老姆登
这些峡谷原住民们,因为早先与外界的交通非常不便,所以保留下来了很多传统习惯,如今在我们看来就像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那些惊险峡谷间的溜索,依然在今天行使着他千百年来的交通功能;
居住在峡谷两边高山上的傈僳族、怒族人,年复一年地在陡的吓人的山地上耕地,在雪山的倒影下,唱诗或者饮酒;
多种宗教汇集在人神共居的丙中洛,这种生活方式和信仰方式的丰富程度在其他地方可是很难见到的。
因此,真实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才是这条路线真正的核心。稻稻想要带着温度和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一路上生活在峡谷中的鲜活而“独特”的当地人串联起来,民族的丰富与统一,宗教的多元与共存,都将成为这一路上我们共同思考的命题。
3.用这些更小众的方式
带你体验“那些在怒江的日子”
六库,是进入大峡谷的核心区域后的第一站。它是怒江边的一个小镇,如今也是怒江州的州府所在。

六库怒江边的夜景
傈僳族四声部唱诗表演
让质朴自然却浑然天成的歌声让你瞬间泪目
在这里,稻稻为大家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傈僳族四声部表演,这是我们进入秘境怒江之后第一次与当地人进行的亲密接触。
这些当地的老乡们白天依旧从事着自己务农的工作,到了晚上放下农具,站上舞台,就都变成了能唱出天籁之声的艺术家~四声部的歌声不只是为了向我们展现当地原生态音乐的动人,更多的是他们自己与上帝对话的一种方式。
虽然歌声质朴,但无比真诚,通过聆听观看与参与,你一定会被这种他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所感染~


最后的净土——丙中洛
探访人神共居之地的前世今生


藏族、傈僳族、怒族、纳西族共同生活在这里,而佛教、基督教、天主教、萨满教也在这里和谐共处,在世间颇为罕见。
我们会先去远眺傈僳族的一个最重要的图腾——石月亮,它位于高黎贡山顶,形似圆圆的月亮,这里是一个观景平台,海拔相对较高,可以俯瞰怒江峡谷的全貌。

天然石月亮
在抵达丙中洛之后,稻稻邀请了被Lonely Planet《云南》评为 “丙中洛地区最好的徒步向导” 带我们深入探索丙中洛。
说它是怒江大峡谷最美的地方也不为过,若是刚好赶在傍晚抵达,又受到老天眷顾,你会看到云雾或霞光中的江岸翠谷与碧山雪线,定会相信,这个地方号称的“人神共居”并非浪得虚名。


向导会以当地人的视角为我们讲述关于这个人神共居地的前世今生。也许你会发现“ 我们所度过的每一个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丙中洛重丁教堂
为什么在这里的大山深处会有这么多的教堂、为什么居民会有这么多种多样的信仰呢?据说,曾经很多传教士在进入中国之后,因为在发达地区颇受阻碍,所以不得不来到很多难以到达的边远乡村中,才会留下来这么多时代的印记。
丙中洛与藏区近在咫尺,却是峡谷中少数宜于耕种的桃花源,因而聚集了怒族、傈僳族、藏族在此杂居,基督教、天主教和藏传佛教都有其虔诚的信徒,也因此被称为是大峡谷中福祉般的存在。

这里也是滇藏线上古老的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跟随向导,我们会沿着先民开凿的最原始的茶马古道,我们将逐步深入丙中洛中那些隐秘的村落。雾里村、秋那桶…在田园诗般的风光中,村民们静静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就那样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


雾里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神秘、一样美,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茶马古道/首发队员 温柔的刀

秋那桶正在劳作的村民
夜宿桃花岛,这份与世隔绝、逍遥自在
正是“无论魏晋,不知有汉”
随着逐渐深入,在丙中洛的最深处还有一片真正的秘境,桃花岛。
没有公路,没有交通工具。一座人马吊桥,把岛与丙中洛镇连在一起——也成为了这个岛上的人们与外界唯一的沟通方式。






*“岛主”家条件虽然已经过升级,但仍只有1稻的水平,且有可能要入住多人间,不过可以保证每人1张床(由于村长家房间数量有限,届时根据团队中男女生数量,有可能会出现男女混住的情况)。卫生间设施简陋(和当地村民一样,大号要去村里的公厕哦~),这一晚也不能洗澡哦,且岛上潮气比较重,床褥也肯定不比酒店的床具舒服。但这就是世外桃源桃花岛上当地人生活的真实样子,虽然条件较艰苦,但稻稻相信这也一定会成为一次独特的体验。
第二天一早,”岛主”会带我们前往怒江边,亲自触摸怒江水,而不再只是远远的感叹怒江的壮美。然后大家一起登上贡当神山,与初见时不同,此时再次俯瞰怒江已不只是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我们曾与TA亲密接触过,我们与生活在TA周边的人吃在一起睡在一起过,TA的命运已与我们有了联系,TA是否能保持自己最初的样子而不被迅速前进的工业化进程所改变?TA扑朔迷离的命运已开始与你我有关。


体验当地节日盛宴——傈僳族手抓饭
从丙中洛到福贡之后,稻稻特意为大家安排了一场傈僳族手抓饭宴席,手抓饭宴席是傈僳族款待尊贵客人的宴席,小伙伴们可以在宴席上尝到“同心酒”和“三江并流”,并与当地人一起放声歌唱,这些独特体验会让你完全沉浸在峡谷的奇妙生活中,久久不愿离去。


探索“记忆之城”知子罗”,时光在此凝固


人们把这里称作“记忆之城”,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一切都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探索这样一座“废城”,有一种时光穿越的奇妙感。

知子罗的街景/首发队员 温柔的刀


行程的最后,用一场腾冲的温泉洗去所有的疲惫
从初见到深入再到抽离怒江峡谷的过程,精神和心灵将会被当地人的热情和峡谷中的好风景填的满满登登,但在行程的末尾身体却会感到疲惫,稻稻这个小贴心(●’◡’●)在腾冲为大家安排了一次温泉体验。

这里是滇西的旅行明星地——腾冲,稻稻为大家安排了温泉体验,在腾冲洗去旅途劳顿,也舒舒服服的住上一晚~洗去凡尘困扰,带上一颗轻松的心踏上新的旅程吧。稻稻为你打开旅行的大门,希望你能带着探索的精神继续挖掘出更多属于自己的精彩。


4.最后,来怒江旅行,希望你能有所心理准备
怒江地区是少有旅行者踏足的秘境之地,硬件水平自然跟昆大丽这些成熟的旅游胜地不能相提并论,住宿条件是真的很有限。但如果你更喜欢非游客模式的旅行,希望可以深入当地,走进真正的秘境中去感受体验当地人的生活,那么~别犹豫了!跟着稻稻一起探访这“人神共居”的怒江秘境准没错!
可以看到怒江正在发生变化,但一路走来,就像是剥开一层层洋葱的外皮。越深入,那种刺激就越强烈,也越能感受到这片人神共居之地的魅力。
——怒江秘境首发队员
雾里村清晨的徒步,翻越一座山去到另外一个村庄,杨村长的热情,说等了我们又等的亲切,就像珍视远方回来的家人一样,阿洛哥不是主动的滔滔不绝的类型,但是当你有所问,他就必有所答,都是那么的亲切温暖与自然。美景所带给你的只是人生中所短暂的一部分记忆和一瞬的感动,而对人的记忆是绵长的,很幸运遇到和我们的生活所不一样的人,因为他们,丙中洛的记忆会更美好,更立体,也更难忘。
——怒江秘境首发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