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一路北上,抵达下埃及。

 

埃及文明的失落最让人震撼的,是人种的失落、血缘的失落,也就是说建造金字塔、女王殿、帝王谷、太阳神庙的英才们,他们的后代都到哪里去了?首都开罗和其他城市主要是阿拉伯人的世界,那是公元七世纪以后征服的结果;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有那么多白人,是欧洲人征服的结果。这些人走在金字塔下,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是外来人,只不过他们来的比我们早一点。我们对埃及的古代文化陌生,他们也陌生。

——余秋雨

 

拜访埃及前我收到很多温馨提示,总之就是让我做好心理准备,并且注意安全。

出发之前我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了一句话:

我来见她,

不是为了见她最好的一面,

而是为了见她最真的一面。

 

我说过,是余秋雨先生的一番话使我拥有了有生之年要去埃及看看的欲望冲动,所以我一定要来见她。

如果真的只有一面之缘,那么辉煌的文明我要见,失落的文明我也要见。

于是,我奔赴下埃及的开罗和亚历山大,得到了四张值得永久留念的入场券——为了寻找失落的文明。

 

 

NO.1
吉萨金字塔群

超越地球想象的智慧结晶

●修建于约公元前2631至前2498年

●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组成

●其中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对金字塔这个词汇并不陌生,但真正站在埃及的土地上,即将要去看它的时候,还是如此激动。

然而它却不如想象中神秘。

至少站在酒店里,就能看见它们。

 

适逢周末,许多埃及人也从各地赶来参观金字塔。

 

一望无垠的黄沙上,蔚蓝的天空作为幕布,一群灰白色的人工大山宛如天上的星宿,这是千百万古埃及奴隶在原始的条件下血与泪的结晶。

 

大金字塔高146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最大的重达160吨;有学者估计,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每块巨石皆经过完美切割、打磨光滑,至今已历时数千年,就算这样,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狮身人面像又名“斯芬克斯”,在阿拉伯语里它的意思是“恐怖之父”。屹立在胡夫金字塔的东侧。

除狮爪是用石块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因为法老死后要成为太阳神,于是建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门户。

 

日落在金字塔前并不显得悲壮。

因为在这里,消逝与陨落,反而创生奇迹。

 

 

NO.2
埃及博物馆

古埃及文明的灵魂安息处

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

建造目的是阻止发掘出来的埃及国宝流往国外

●以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又被称作“法老博物馆”

 

博物馆为红色大理石双层建筑,配以白色大理石的石雕装饰,极富异域风情。

庭院内种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莲叶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材料纸草。

 

博物馆入口的设计融入了古埃及艺术的特征:大门的外廓是一个圆形拱门,拱门两侧的壁龛中各有一个将法老形象欧式化的浮雕,其中一个持有纸莎草,另一个持有莲花,分别象征古埃及的南北方。

两尊浮雕合置于此,可谓足具深意。

 

博物馆一层按埃及古代历史发展顺序展出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到公元五、六世纪的罗马统治时期的珍贵文物。

一层大厅内,最引人注目的埃及博物馆最大雕像——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群组巨像。

巨像高达10米,甚至高于博物馆的大门,因为早在博物馆建成之前,巨像已在此处。

 

出土于埃及吉萨的“哈夫拉”雕像是古埃及早期雕塑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当时的雕刻艺术十分发达,但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戒律,即考古学家所说的“正面律”:法老两眼直视前方,颌下有象征权威的胡须,双臂紧贴身体,双手放置在并拢的膝上,右手握拳。安静的表情和庄严的姿态,保持着一种王权的威严和神圣,体现了永久的统治力。神鹰荷尔斯位于法老头颅的后面,双翼展开,保护着法老。

 

“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雕像组作为古埃及艺术中将男子肌肤颜色与女子显著区分的代表,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据说曾经吓死过人的“卡佩尔”(意为村长)雕像。

因自然传神而闻名,可以看到老村长的双下巴,脖子的赘肉和啤酒肚。尤其是铜质的眼睑里镶嵌了白色的石英石和水晶石,使其充满灵魂。

 

书吏像——200埃镑上的盘腿“书记官”。

在古埃及,书吏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因能够书写,所以是整个国家官僚机构运转的重要组成元素。

盘腿而坐、膝上展开用以书写的纸莎草卷是古埃及直到末朝时期的标准造型。

 

博物馆二层是专题陈列室。包括棺木室、木乃伊室、珠宝室、绘画室、随葬品室、史前遗物室、图坦卡蒙室、纸草文书室等。

通往二层的楼梯墙壁上,悬挂着纸莎草画。

 

亲眼所见3500年历史的木乃伊。

存放木乃伊的人形棺木的盖上和内部,绘有死者的守护神或经文。

鼓起勇气凑近细看,眉眼清晰,也许他们的灵魂,真的没有离开。

 

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上,因此他们非常注重尸体的保存,制作木乃伊渐渐形成风气。

木乃伊制作相当复杂,整个工序需要70天。尸体洗干净后,将大脑自鼻腔中取出,内脏器官则从腹部的小切口中摘除,存放在礼葬瓮中以永久保存。

木乃伊中的肠、胃、肝、肺会放进四个罐子里面,还会将胸腔、腹腔全部处理(因为人体的内脏含有大量的细菌,最容易腐烂)然后塞进防腐的香料,表示对死者的敬意。

 

但是,人体中含有五脏,却只有四脏被挖出后放进罐子中。唯独木乃伊的心脏没有取出来。

因为古埃及人认为,心脏是灵魂所在,记录了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善行和恶行,在死后审判中的一种死亡仪式上,它将作为资料接受分析。

在埃及人的生死观中,人死后去往冥界的路上需要接受审判。《亡灵书》中提到,当个体死亡后,死神阿努比斯会带来一杆秤,用真理之神的羽毛来称心脏的重量,如果心脏重于羽毛,则代表死者贪婪多欲,作恶多端,他的心脏将被取出,丢给在一旁等候的怪兽阿米特吃掉(阿米特的造型是:鳄鱼的嘴、狮子的上半身、河马的下半身,这三种动物是非洲最凶猛的动物)。死者心脏被吃,便不能复活。 如果心脏轻于羽毛,则代表生前善良公正、没有截断尼罗河水、没有偷窃他人财物等等,可以进入轮回,得以复活。

 

埃博的镇馆之宝当属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和金棺。

金棺用204公斤纯金制成,是人类历史上最精致、最伟大的金制品。

年轻的图坦卡蒙法老在18岁时死去。死后,王室用三层棺匣来装殓他的尸体。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藏有最内层和最外层的棺匣。金棺外面涂着彩漆,雕刻细腻,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图坦卡蒙的房间不允许拍照,只在门外留念,他日记起,也曾见过古埃及文明中最辉煌的宝藏。

 

站在二层视野最开阔的地方,不禁感叹:

世界上恐怕再无任何一个国家,能像埃及这般,仅用本国的单一文明,就填满了整个博物馆。

 

 

NO.3
凯特贝城堡

地中海见证的前世今生

前身为上古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损毁于14世纪的两次大地震

●公元1480年,用灯塔遗址的石料在灯塔原址修筑城堡

 

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海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间,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整个地中海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国际转运港。

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就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

 

后来,新的埃及统治者迁都开罗,灯塔开始失修。在公元956年的大地震中,灯塔受到了严重的损毁。在此之后,1303和1323年的两次大地震几乎将整座灯塔摧毁。

 

公元1480年,为防止土耳其入侵,埃及国王凯特贝命令用灯塔遗址的石料在灯塔原址修筑城堡,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透过城堡内的士兵瞭望窗看见地中海。

 

城堡外围。

 

城墙后的人看城墙前的人看海。

 

如今,对岸的亚历山大城或许已经不再需要灯塔的指引和城堡的防护。

但她不会忘记,这片土地,默默守候了亚历山大港千百年。

 

 

NO.4
亚历山大图书馆

文明源头的浴火重生

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约公元前367-前283年),盛于托勒密二世、托勒密三世

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古代世界第一座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先后毁于两场大火

●1995年在旧址上重建

 

据说当初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唯一的目的就是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所以历代国王都为此采取过一切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进入亚历山大港口的船只,只要发现图书,不论国籍,马上归入亚历山大图书馆。亚图因此迅速成为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

然而,两场战火焚毁了文明源头的所有印迹。甚至连一个石块都没有留下。

我在地中海边见到的这座亚历山大图书馆,已经是非常现代的模样。

向地中海倾斜的外部圆形建筑既是怀念古时的圆形港口,又联想到宇宙的模样,既现代又有厚重历史感。

 

外围的花岗岩质地的文化墙上,镌刻着包括汉字在内的世界上50种最古老语言的文字、字母和符号。

 

图书馆的阅览大厅内座无虚席。

阅览大厅是一个直径达160米的如古罗马圆形剧场倾斜的建筑,600根桩柱有序地耸立支撑。

 

钢架玻璃的屋顶和柱顶的四棱透镜使透入的光线弥散,且随日光的移动而不断变化。

 

我特意带着自己二十岁写的第一本书拜访全世界最古老的的图书馆,有幸得到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印章。

文明不死,前赴后继。

 

遗迹是一种曾经有过的力量造型,却不是现实的力量,当力量已经消失,遗迹所负载的文化其实也不存在了。而且古代的力量越是巨大,这种失落也就更加让人伤心。你看,金字塔的力量大到了难以想象,因此后代的微弱更不可容忍。

——余秋雨

开罗的马路上,大多是在别处早该报废的旧车。

 

白色面包车也是埃及常见的出租车,只需1埃镑/人。

 

还有更多种类的交通方式。

 

街头巷尾。

 

马路中央。

赫赫涂鸦的危房里依然有人居住。

 

马路上四股车道可以并行六辆车,无时无刻不在堵车。

 

开罗的萧瑟城景。

 

即使到了夜晚,远处稀少的灯光也无法掩盖它的萧瑟。

 

作为全世界十大传奇火车站之一的拉美西斯火车站,无论何时都拥挤不堪、行路艰难。

 

火车站内部构造的确震撼。

 

像是印度电影里的画面。

 

与埃及人同乘前往亚历山大。

 

一等座车票。

 

然而名不副实。

 

但如果不是一等座。

 

从开罗到亚历山大不足200公里,火车开了快3个小时。

 

出租车很矮,高大的司机坐在里面很滑稽。

我们的行李箱在不得不敞篷的后备箱里颠簸了一路。

 

亚历山大的主干道几乎没有红绿灯,过个马路堪比生死时速。

 

路过亚历山大的一家旅馆。

 

当然,这些都比不上金字塔下随时准备“趁火打劫”的小商小贩。

谁也不能理睬,看似好心的人也不能相信。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摊上价值200美金的“大事”。

借着金字塔的光,许多埃及人发了财。

 

我到埃及的时候,到处军警如林、荷枪实弹。因为1997年11月,恐怖分子一下子杀害了64名外国游客,埃及的旅游业一败涂地,直接威胁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因为旅游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大比例,其他经济项目也依附着它。

请注意,所谓埃及的旅游业,也就是凭借着几千年前埃及古文化,来吸引别人的眼光、来养活后代。人家拿得出手的就是古文化的遗迹了,还不让,那就什么也拿不出来了。这真让人同情。我想那些躲在雕塑里、躺在陵墓里边的古代巨人,看到自己的后代,除了折腾自己之外已经无意谋生,真不知会如何感叹。

——余秋雨

 

我在埃及最失落的时刻,应该是即将离开卢克索时,上车后关上车门的瞬间,车窗外一个小男孩看见车里的我,面无表情地冲我喊着讨要one dollar.

我想起在金字塔下的那些坑蒙拐骗的小商小贩,都是手脚健全的年轻人。

旅游业的发达让本该成为国家栋梁的人们好逸恶劳、游手偷闲,这大概就是人种与血缘的失落。

如先生所说,法老若知道后世子孙如此行事,没被摘走的心脏,也会隐隐作痛吧。

 

 

 

 

但是,寻找失落的文明的终点,一定不是带着失落离开。

而是要在寻找中,看见希望。

 

 

开罗最有名的清真寺内,白须老人在虔诚礼拜。

 

我有幸听到了《古兰经》的吟唱。

那一刻真的觉得灵魂好单纯。

 

或许上天也被这吟唱声打动,雨过天晴。

 

清真寺的倒影。

 

在开罗最大的露天集市哈利利市场闲逛,商人们用稚嫩的中文说“看一看,不要钱”。

他们是不骗人的。

 

如果想要的货品在这家店没有,老板会对你说“对不起,我没有。”然后会带你到他知道的能买到的店铺去,即使很远。

 

以优美典雅的石造拱廊闻名于世的狭窄小巷。

 

神秘与梦幻色彩兼具的店铺。

 

据说,埃及小说家、诺贝尔奖得主纳吉布·马赫福兹从前时常关顾市场里的咖啡馆。

 

那就在市场中心的咖啡馆品尝一杯芒果汁或者热巧克力好了。

 

卖香水的小哥用蹩脚的中文说,埃及,只有一个,不要遗憾。

这句话,离开埃及后,才后知后觉,明白他想说的应该是:

也许你一生只会来一次埃及,请把能带的都带走。

 

如果不来爱资哈尔公园,恐怕难以想象开罗竟有如此干净美丽的地方。

 

连城景也变得漂亮许多。

 

在最好的餐厅内享用美食和美景就更惬意了。

 

相比开罗,亚历山大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看着地中海享用早餐。

 

在亚历山大,最常见到的就是坐在地中海边吹海风的人们。

 

三三两两,或独自思考人生。

 

游记红海时我说过,见过亚历山大的地中海,才知道红海有多静。

沿着地中海岸边走,任风吹乱头发。

 

地中海的新娘和迷人的天气会原谅狂乱的风浪。

 

随意找一家海边的咖啡馆,看当地人抽水烟。

 

然后在随时会被海风吹起的桌布上,享用一顿物美价廉的午餐。

 

 

 

这些体验都很棒。足以排解我在旅程中偶尔的失落。

但埃及之旅最棒的体验,是我感受到埃及人的热情和善良。

 

 

在哈利利市场,当我们询问洗手间的位置时,一位店铺小哥热情地带我们七拐八绕送到了洗手间,如果没有他,恐怕我们一个小时也找不到。

在开罗的最后一晚,我们准备再去看一眼埃及博物馆,一位老先生告诉我明天来更好,并解释他没有恶意,他是一位老师。

在尼罗河游轮的自助餐厅,厨师小哥问我的名字,第二天他向我问好时真的记得。

 

在海鲜餐厅,闻着鱼腥味徘徊在我们周围的猫使我们坐立不安,旁边桌的老爷爷一直在帮我们默默驱赶。

在没有红绿灯的路边,难以过马路的我们向两个女孩求助,女孩们立刻拉起我们的手,一边对我们说‘Don’t worry’一边带我们过关斩将。

 

在亚历山大的最后一天,前往当地非常有名的餐厅,却被告知要2个小时后才营业,我们表达了马上就要离开亚历山大的难处,老板知道后欣然答应立刻为我们烹饪。

在亚历山大火车站,我向一个女孩询问入口在哪里,女孩一路帮助我拿行李、买票,直到将我送上火车才离开。

在埃及的十多天,我听到过无数次‘Welcome to Egypt’,无数埃及人热情地邀请我合照,我接受过无数埃及朋友的善意和恩惠。

 

埃及人说他们非常喜欢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勤劳、守时、肯努力。

但我觉得,埃及人也非常值得喜欢。

仅仅因为他们单纯、善良、友好,就够了。

我想这些品质,是这个国家和这种文明的希望。

 

 

 

更何况,埃及文明,并没有被他们弄丢啊。

 

 

 

 

所以我才能在吉萨大金字塔下仰望无穷智慧与权力的高度。

 

所以我才能在阿斯旺大坝上接受太阳神的惠泽。

 

所以我才能在阿布辛贝神庙一睹拉美西斯二世的伟岸。

所以我才能坐在船顶靠近原始的努比亚村落。

 

所以我才能在尼罗河的游轮上看见绝美的日落。

 

所以我才能在卢克索卡尔纳克神庙的134根石柱间穿行。

 

所以我才能在红海拥抱一片静谧与湛蓝。

 

所以我才能在赫尔格达的古堡度假村拍下万里晴空。

 

所以我才能在亚历山大的地中海边,吹着海风,远眺奇迹的遗址。

 

所以我才能在开罗又一次坠入一千零一夜的网。

 

 

 

埃及有句古谚语:“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一定会再回到埃及”。

我想这是埃及人对于家国文明的守护誓言。

尽管我未尝痛饮尼罗河水,但我希望终有一天我也会再回到埃及。

下一次,我将不再是为了见她过去的一面,而是为了去看如今的埃及人民创造的能与辉煌的古埃及王朝媲美的新世界。

倘若他日法老复活,要让他看见,一群勤劳勇敢的年轻人虽然已经不再奉他为神,但是有了新的坚定的伊斯兰教信仰,并因此活得从容善良。

谁都不能活在过去。

去创造新世界吧。

一面之缘。万分感谢。

 

 

献给伟大的文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