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6月4日~5日

地点:内蒙古扎兰屯

敬翔游记第16篇丨《东北行》第十六回

看吊桥回顾历史,观马路展望未来

海拉尔至扎兰屯的列车15:47开出,全程333公里,需要运行5小时7分。这算不了长途,在车上看看风景也就到了。可是,整个人觉得很累,并且有咳嗽、鼻塞的现象出现。我知道感冒了,按中医的说法是风热感冒,不用说是在草原上给晒病了。随身携带的只有藿香正气口服液和牛黄解毒片,这些原本是用来防备水土不服闹肚子和中暑以及清热降火的,对感冒没多大作用。

这一路来买的基本是上铺,最幸运的也就能买到中铺。不过,上铺虽然爬上爬下不方便,但好处是不受干扰,能睡个安稳觉。今天我没精力去跟他们聊天了,只想毫无干扰地睡上一觉,偏偏这趟车让我买到了下铺,虽然不用爬上爬下,但大白天的,上铺、中铺的人都会在下铺找个地方坐坐,聊聊天。

运气似乎开始转坏,想买下铺时只有上铺,买到了下铺时反而成了累赘。

列车晚点6分钟进站,到达扎兰屯时已经2013年6月4日晚上9点了,白老师夫妇一同前来接车。最凑巧的是,白老师的丈夫也姓王,又遇到一个沟通天地人的王者!东北人好客,热情豪爽,这一点早已经在列车上和敦化、图强体验过了,在这里也不例外。

夏天的夜晚来得特别迟,在东北地区就来得更晚了。天刚黑下来才几十分钟,几乎所有店铺都已经关门。街口那间最晚打烊的药店也已经关门,买药的事只能等明天了。

我估计小小感冒不碍事,担心的是我的提前到来会影响白老师夫妇的工作—因为,他们都在同一所学校任教。

游记016丨《东北行》第十六回:看吊桥回顾历史,观马路展望未来

然而,白老师安排得很周到:“明天上午我有课,您可以到吊桥公园和扎兰屯博物馆看看,中午我们一起去楠木,明天去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后天再参观市区一些景点,大后天星期六就可以去陈巴尔虎旗了。”

好的,来到这里,一切听从您的安排。”我很高兴,不仅三个自治旗将全部走完,而且能够在正宗的牧民蒙古包住上一天!

何以见得是正宗的?因为,世界最大的草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而呼伦贝尔最美的草原在陈巴尔虎旗,你说正宗否?

住下后洗了个澡,觉得感冒没想象中那么严重,于是,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一早,我没有去找药店,而是直接去吊桥公园。

早上的阳光洒在只有三、四车道的中央大街上,但交通并不显得拥挤,这个拥有20个民族的城市,市区人口只有16万。

前面是一个交通路口,我发现斑马线两端没有行人信号灯,以为只是个别路口尚未设置。可是,连走了几个路口都一样没有行人信号灯,只能说明这座城市人口和车辆都不多。

奇怪的是,马路两旁的人行道却是非常宽敞,有一种人行道比车道还宽广的感觉,这不得不佩服扎兰屯政府的远景眼光。城市始终会发展,车辆很快就会多起来,政府给今后扩建车道预留了空间,免除了将来拆迁的麻烦和巨额赔付(下图:扎兰屯宽阔的人行道)。

游记016丨《东北行》第十六回:看吊桥回顾历史,观马路展望未来

路边有一家颇具规模的早餐店,进去后同样不知怎么操作。当我明白过来时,它给我带来的是惊奇–这是一家自助式早餐店。

自助餐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无非是三五十元一个人,买了单就进去,吃多吃少、吃好吃差是你的事,别浪费就行。

这里不是先买单的。你想吃什么自己去拿,服务员会在她手上的一张卡上给你所拿的食品打勾,等你吃完了再拿这张单去柜台付款。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稀奇?”

是的,这种经营方式的却不稀奇,可问题是,几十张餐桌(估计有二三十张餐桌,每张可坐四到六人)竟然只有一个服务员!

这下我来兴趣了:试试能否蒙过去。我首先拿了一碗粥,之后又拿了一块煎饼,这两样都被服务员记录下来了。等她没注意我的时候,我又取走了一份煎蛋,回到座位上以正常速度吃完。结果买单时她没把煎蛋算进去。我告诉她:“请加上一块煎蛋。”

这个试验引发了我的深思:倘若市民都蒙一二个煎蛋、包子,这家餐馆必定经营不下去或者早就修改了结账规则又或者增加监控人手。但看他们用旧了的餐桌和餐具,可以肯定它是老字号,只能说明这里的民风纯朴。

每个城市都有公园,那是市民休息和锻炼身体的场所,也是市民呼吸新鲜空气的氧吧。但是,扎兰屯的吊桥公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那里有一座很特别的桥,这座桥没有桥墩,完全靠铁索将整座桥吊起,就像我们见到的网兜吊床一样,往两棵树上各挂住一端,人便可以在不着地的网兜里摇摇晃晃。不同的是,吊桥不会摇晃。啊,准确地说,是不会那么夸张地摇晃。

游记016丨《东北行》第十六回:看吊桥回顾历史,观马路展望未来

扎兰屯人把吊桥作为城市的名片,许多桥梁在设计上都采用了吊桥的外形,白老师他们的学校里就有类似设计的一座小桥。

世界上只有两座百年以上的吊桥,其中一座位于俄罗斯的伊尔库斯克,另一座就是扎兰屯吊桥公园中的这座吊桥,但也是沙皇俄国建造的,它记载了俄国贵族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历史。

1896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俄国祝贺沙皇加冕典礼。这里又提到了李鸿章,又是签订条约。弱国无外交,相信谁去都得签。

沙俄为实施对外侵略扩张计划,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所谓的《中俄御敌相互援助条约》,取得了在中国境内修筑铁路的特权。1897年,东清铁路开工奠基,1903年7月全线运营通车,全长2489.20公里,东北的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出国门,流向俄国。

在中国掠夺资源的俄国贵族们在现在公园所在地建起了专供他们享乐的场所,并于1905年建成这座吊桥。

游记016丨《东北行》第十六回:看吊桥回顾历史,观马路展望未来

园内除了吊桥之外,当然少不了树立推翻沙俄统治且支援中国抗日的苏联红军纪念碑以及象征友谊的“和平松”。

吊桥公园不光是一座纪念馆,还可以说是一个氧吧,这座占地面积68公顷的园林就是扎兰屯的市肺,曲径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空气在日出后更加清新。

游记016丨《东北行》第十六回:看吊桥回顾历史,观马路展望未来

我忽然想起了广州的流花湖公园。在地面道路、高架桥、地铁立体交通都无法解决交通拥挤的城市,汽车尾气充满城市的每个角落。但当你走进流花湖公园时,便会觉得来到了一个洁净的世界,贪婪地呼吸着那一口相对洁净的空气。

但在扎兰屯的吊桥公园里,你不会有这种反差的感觉,因为外面的汽车还未达到拥堵的地步。

看完一个景区需要多少时间?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不仅景区的大小让参观时间存在变数,更重要的是你游览的详略程度。同一个景区,跟着导游走一圈的旅游团所用的时间是听完讲解的时间。离开团队自己看,不同的目的所用的时间差别很大,尤其是展馆类的景区。大多数旅游者都不看文字,能在讲解员讲解期间不聊化妆品之类的闲话就已经算是很专心了。若要看完文化类展馆的全部文字,你非得在展馆里住几天不可,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文字是最可行的办法。

如果只在展馆前面照个相,几秒钟就完成了,这种旅游叫做“到此一游”。本来,对于我这个书呆子来说,扎兰屯博物馆没有一二个小时是出不来的,但我这回竟然也是“到此一游”!

游记016丨《东北行》第十六回:看吊桥回顾历史,观马路展望未来

博物馆一般都是免费开放的。别说扎兰屯并非著名景区,就算是九寨沟、张家界这样有名气的景区,绝大部分的游客也不会顺便到当地博物馆看看;别说国内不用签证随时可以到达的地方,就算是出国旅游,大部分游客也是去当地商店抢购奢侈品,连行程内的景点也没放多少心思,更不用说去当地的博物馆了解一下当地文化了–因为,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旅游只是一种休闲度假,没必要研究当地文化。

此刻,博物馆只有我一个参观者。刚进门口就有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非常醒目的四个大字–禁止拍照。展馆里没人看管,要是我关了闪光灯,怎么拍都不会有人干涉。但我是个良好市民,并不因为没人看管而违反“禁止拍照”的规定。没有照片,以我年过半百的年龄很难记住里面的内容。于是,走马观花地走了一圈就出来了,回到宾馆还未到11点。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十七回:采野菜得天独厚,养鹿人步履维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