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费尔班克斯沿Elliott Highway( 阿拉斯加2号公路)向北80英里到达道尔顿公路的起点, 继续向北115英里,就可进入北极圈。

早上三点出发,或是漫天大雪,或是北风呼啸,几经辗转,我们终于来到了此行的重要目标——北纬66度33分线,北极圈的标志牌(Arctic Circle Sign),这标志着已经进入了地球上最北的一个气候带:北寒带。3个月前我们登陆南极大陆,很遗憾没能进入南纬66度33分线的南极圈,这次是实实在在进入北极圈了。

和咱们名胜景点一样,这面标志牌的背面贴满了各种贴纸,写着各种签名和留言,细看上面的中国元素,开锁、办证,代开发票、高薪诚聘一应俱全,中国式的幽默无处不在。

天气实在不给力,只好埋头赶路,穿越北美最高峰丹纳利峰(Denali)时,几个观景点仅停一次。

丹纳利山,在当地印第安语中的含意是“太阳之家”,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的第一高峰,山势陡立,原名麦金利山,以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利的姓氏命名,前几年奥巴马时期,为了表示对原住民的尊重,改名丹纳利。

冷脚(coldfoot)和怀斯曼(wiseman)小镇:

这是整段路上仅有的落脚点,加油住宿都靠它,其实更像个高速休息区,来来往往的卡车司机们在此加油吃饭住宿。

不大的营地区有二、三十间简易房可以供居住,条件简陋但价格不菲,一间房200多美元每晚,和南极长城科考站的居住条件相当。房间虽然狭小,但可以洗热水澡,山高水远荒郊野岭的,相当不错了。

怀斯曼与冷脚仅相距15英里,是道尔顿公路抵达北冰洋前的最后一个小镇。百年前的淘金热期间,这里曾是繁华的聚居点,随着矿业衰落,如同我们的东北老工业区,人口迅速流失,这里也渐渐荒芜。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这里还有20位长住居民,熙熙攘攘车水马龙,2016年人口普查只剩下留守的12位居民。

这里地处北纬67度的极光核心带,四野人迹罕至,没有光污染影响,夜晚如果天气晴朗,这里就是整个阿拉斯加地区最佳观赏地。行前我们把拍摄极光最大的希望就设在这里。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从我们入住房间到深夜,北风那个吹呀雪花那个飘,虽然开了一天的车实在是累,但那一晚也没怎么睡觉,一会出去看一眼,渐渐漫天大雪变成了细碎的雪粒,心存侥幸希望能云开雾散出极光。夜里一点多钟,开上车去附近夜观天象,远处天空有一条细细的光带在晃动,应该是冷脚附近的简易机场,上了公路,雪仍然在下着,没有好转的迹象,荒野之地,把车熄火,下车,除了极细微的落雪声,周围一丁点声音都没有,哪怕虫鸣、鸟叫、植物间因风吹动而产生的摩擦声也都没有,安静得令人恐怖。 这么广袤的地区,极目四周,没有一丝光亮,完全的无声状态,前所未有的一种紧张感。不远处忽然一声响动,感觉汗毛炸立,呼吸急促,赶紧掉头跑回车上,打开车窗四处张望,并没有看到密林中闪动的幽灵般的眼神,世界很快恢复安静。赶紧拍了一张路牌,慢慢掉转车头回营地。也许雪压树枝断裂的声响,或是棕熊麋鹿的走动声响,谁知道呢。

过了冷脚营地怀斯曼再往北开出去110公里,就到Atigun Pass(Atigun 山口)了,一路上山,一片白茫茫的雪山,这里被公认为道尔顿公路上最危险的一段路,因为坡度大,路滑,海拔高,包括容易发生雪崩,天气多变,风速快等因素。所以进入Atigun山口前有警示牌提醒这一段路严禁停车。

山口之前,地貌和生态系统还主要是北方森林系统和向北极苔原过度。越往走风越大气温越低,高大的树木越来越少,变成低矮的灌木,过了这个山口,就再看不到树木了,只有地上的苔藓,身旁的雪山,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北极。

北极苔原(The Arctic tundra)是北冰洋海岸与泰加林之间广阔的冻土沼泽带,总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它最大特点是有一层很厚的永久性冻土层。北极苔原的大部分处于北极圈内,属荒漠气候,年降水量仅200毫米,高大乔木无法生长。冬季时节,整个苔原都被冰雪覆盖,一片肃杀荒凉。

继由此续向北100多英里最远可到死马镇(Death Horse),但看不到北冰洋,剩下的路被石油公司封了,不允许通过,那里的常驻居民是0。如果一定要见到北冰洋,夏季可去参团,或是租小型飞机。北冰洋海边这个季节看不到海水,只有冰封的海面。综合考虑,一路已经没什么风光,我们就原路返回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