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漪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正朝着做一个自给自足,独立思考,有勇气做自己,言语温柔又有力量的女性前进。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这样想:那一年的时光,美好的像是偷来的一样。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疲惫的躺在床上,用不长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刷着朋友圈,恰巧香港的朋友发了一张照片,说:维港的夜好美。看了看表8:28,没错是我熟悉的维港,是我下了课回到家不开灯,静静望向窗外的那个样子,一切都没变但好像又都变了。

 

 

 

 

 

 

 

 

 

 

 

显然,对于香港的生活,我是怀念的,曾经也抱怨过这里逼仄的房间、高昂的物价、费解的英粤双语、潮湿闷热的天气、永远拥挤的尖沙咀…但当离别的飞机从香港国际机场起飞的那一刻,一切复杂的情绪都变得简单了,简单到只能想起它的好。

 

 

 

 

 

 

 

 

 

 

 

在香港的生活是以PolyU为圆心展开的,红磡的便利与繁华,使我庆幸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每周最快乐的就是从何文田地铁站坐到油麻地,再转站尖沙咀,七拐八拐的从尖东直奔海港城,每每都有此次必将满载而归的预感,脚步都会变得轻快起来。有时候也会从红磡坐公交穿过海底隧道跑到港岛,去SOGO血拼一下,然后等到夜幕降临,坐上叮叮车往中环去,在灯光街景的烘托下,仿佛置身于某部港片的场景之中,伴着“叮叮”声,在现代和历史的交融中慢悠悠地穿梭着,这时候看向窗外,似乎看到的已经不是风景,而是一段漫长的岁月。

 

 

 

 

 

 

 

 

 

 

 

经常有朋友问起,“香港有什么美食推荐吗?”脑海中最先蹦出的竟然是理工的食堂。VA楼的食堂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饥饿的日与夜,其中红肠切鸡烧腊饭是我的最爱,浇上一小包酱油和麻酱,再搭配一杯冻柠茶,那是我至今仍念念不忘的绝味。有时候也会在黄埔附近觅食,美味佳的蛋炒肠粉、时新的双层芝士堡、红磡冰室的菠萝油、韩点的紫菜包饭、润一润的杨枝甘露椰皇……当然香港的美食绝不仅限于此,记得刚去香港时,每天都热衷于打卡各种“网红”店,有停靠在街边的富豪雪糕车,排了很久才吃到的九记牛腩,独自一人跟着导航找到的贵香园米线,好吃到连汤都喝光的一兰,还有藏在中环正宗的Co Thanh越南粉……如果真要一一列举,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在未曾踏足这个城市之前,对于香港的最初印象,我想就是基于港片之上的主观想象了,《旺角卡门》、《重庆森林》、《警察故事》、《花样年华》…这些带着地道港味的影片,让人们在荧幕里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市井,江湖与温情,当我循着记忆走过电影中的一个个场景,好像真的感受到了那段时光里的人间烟火,快意情仇。我也去过很多城市,但香港终究是无可替代的,我见过它安静的夜晚,拥抱过它温暖的海风,抚摸过它斑驳的墙面,听过它跳动的心声,这些细微的感受,几乎永久的刻在了我的心里。

 

 

 

 

 

 

 

 

 

 

 

 

 

 

 

 

写到这个时候,乱了思绪,一瞬间,我很想回到香港那个早已不存在的家。不到十平米的房间,却承载了我肆意的青春和鲜活的人生。如果把在港读书的日子风干成一纸硕士毕业证书,着实有些单薄,那些遇到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该一并封印其中。感谢父母,让我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感谢老师,帮我拓宽视野,行止更从容;感谢polyu,教我开放心态,进退更自如。每一次分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希望再见时,我们都能已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模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