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希腊之前一个月,买了两本书,一是《众神在人间的时光》,一是《希腊人的故事》。

然而,整个十月大部分心思都扑在“从富春江到新安江水彩写生之旅”项目上,所以书也没读几页,就匆匆上路了。

出发当天收拾行李,往随身背包里塞了《希腊人的故事》的第三册。整套书很厚,第一册只是稍稍读了十几页。大致翻了一下,在第三册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这些个还算眼熟的名字,就带上了。

但后来,在路上仍是没怎么读书。整个16天的行程,前15天读了三四十页,而在第16天,经多哈中转后回国的9个多小时的航班上,读到了377页。

那种感觉,酣畅淋漓!

回到家之后,一鼓作气,又把前面的两册读了。

这确实是一套好书,从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讲,至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说了最后一句话“交给更优秀的人”结束。四百五十多年间的古希腊历史,轮番登场的人物,城邦之间的较量,希波战争的壮烈,马其顿大军横扫中近东的气势,读下来颇有三国的酣畅快感,还有那些点点滴滴与作者共同品咂的历史的、人性的荒诞与幽默。

遗憾的是,没能在行走希腊之前读完此书,或是在行走中多读一些。不然,应该有更深刻的旅途体会吧。

在出发前,我问阿拉,又或者是自言自语:“如果路上写写游记,我从什么角度写好呢?”

他懒得回答似的,说:“写你自己感受到的。”

写自己感受到的,也只能如此。因为从脑子到心里,基本就没储存过关于希腊的信息,除了一些字眼。

16天的行程,小伙伴JF不是一个喜欢夜生活的人,也不是一个爱聊的人,所以我们的整个行程,每天“生活得很规律”。

基本上,每天晚上七八点就在房间里静静地各做各的事情了。所以,我得以抱着个ipad,静静地窝在床上,写了一些行程中“自己的感受”。

结束旅程,返回家中。

我一向自诩“没时差”,但这次不知怎么了。

第一周的时间里,我好像沉浸在“希腊时间”中难以自拔,晚上一二点不困,早上十一、二点起不来。其间有一天去拜访唐卡大师娘本先生,下午三点钟,他困得不行,说从纽约回来几天了,每天晚上睡不着,白天又不敢多睡,怕晚上更睡不着。还问我怎么睡着的……我说去按摩了,他说他天天晚上去按摩,还是睡不着。

而后至今又十天了。时差是没了,但我却还觉得一半的魂落在希腊没跟回来,常常觉得自己还在伯罗奔尼撒,在雅典,在帕特农神殿,在哈德良图书馆。

其实,我并不是那么喜欢希腊。

至少不像我喜欢土耳其,喜欢瑞士,喜欢日本,喜欢巴厘岛那样的喜欢。但我又从来没有过这样恍惚的、强烈的感觉,就是我的魂怎么还在那边溜达呢!怎么还不回来!

大概,希腊就是一个令人既厌烦,又不舍的地方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