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翻越当金山口

 

清晨,天未亮。从敦煌出发,今天要到青海的德令哈,途中游览几个景点,将有900多公里的行程。

 

车行140多公里,在一个山垭口处,路边有一块小小的空地,有一堵矮墙,车停了下来。

司机小彭说,这是当金山山口。当金山海拔3800米,这儿大概3600多米。再往前要很长一段路没有可以方便的地方。有要方便的,就在这解决了。

 

下了车,3600多米的山垭口,一阵寒意袭来,不由让人打个冷噤。公路两旁尽是高高的赭褐色的陡峭山岩,见不到星点绿植。

 

当金山位于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主峰3800米。昔日属于人迹罕至,飞鸟不驻之地。翻过当金山山口,就算进入了青海,进入青海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也许是天尚早,这条公路上几乎看不到有车行驶。

高原的山野四周是这么宁静,公路的路面平滑没有坑洼,我们的车在高山间快速地滑行,只有群山和高高的铁塔陪伴着我们。天虽有亮色,太阳却未露面。

蓦然,车窗外闪过一些金色,仔细看去,右侧高高的一排山峦后,有一从峰间露出的山尖,似被镀上了金色。哦,太阳出来了,那金色是初升太阳的光芒所涂抹。这金色光泽稍暗,照射的阳光,似被褐色的岩石所吸收了些光线,显得有点古朴无华,虽不像太阳照在雪山顶上,呈现“日照金顶”那种奇丽壮美、摄人心魄的景观,在这高原上,看到这样的场景,足已让我好一阵激动,眼睛盯着车窗外,相机在捕捉闪过的一幅幅精彩。

一座山峰、一排山峰,一抹金光,一片金色,车在前行,太阳在升起,跟随着阳光渐渐铺满大地,眼前视线豁然开阔。越过了山口,车子从山间驶出,顺坡而下,前面是条笔直看不到头的公路。

 

四周的高山已渐离渐远,柴达木盆地以其辽阔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柴达木盆地里的“南八仙”

 

记得上小学时,高年级地理课本上就讲到了中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以其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美丽的盐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想起都还觉记忆犹新。今天,终于来到柴达木盆地,内心很是有些激动。

 

可是,呈现在眼前的“聚宝盆”似乎又是苍凉大漠戈壁。

 

“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辽阔”,也许是因为这里有着众多的盐湖,后有学者译为“盐泽”。海拔在2600米至3000米间的柴达木盆地,由于地质形成和气候影响,自然景观多为干旱荒漠。放眼看去,人迹少至、地表荒芜。可是,大美青海,有着她独特的美等着我们去一览呢。

 

我们的车在戈壁荒漠中行驶,去了“南八仙雅丹”,这也是大环线旅游的必去之地。

 

 “雅丹”,地质学上关于一种地貌的名称。“雅丹地貌”,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据资料介绍:1899年-1903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新疆罗布泊考察时,将古湖周围成群分布,长数百米,高2-3米以上,走向东北-西南,先水蚀后风蚀而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地貌,按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Yardang (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之后,随着他的著作《中亚和西藏》在国内外学界的广泛传播,在中国被音译为“雅丹”。从此,“雅丹”一词便正式被科学领域接受。

传说,每当夜晚刮风时,在这种地貌群里就会发出听起来好像神话中魔鬼的叫声,因此,人们又把此种地貌群称为“魔鬼城”。

 

在雅丹地貌群里,柴达木盆地西部的雅丹地貌群则是世界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貌。“南八仙雅丹”处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这是一片很大的无人区,高高低低的小土丘可以用千奇百怪而言。人们用“南八仙”称呼这片雅丹地貌,因为流传着一个壮丽感人的故事。

1955年,这里迎来了第一批开发者,他们要让这片亘古荒芜的地方焕发出生机。开发者中,有八位来自南方的女地质队员。她们为寻找石油进驻此地,开展工作,挥洒青春和汗水。在一次野外勘探中,八位女队员返途中迷路,为祖国的建设和大西北的开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把这里取名为“南八仙”。

现在,虽有公路从“南八仙雅丹”穿过,地形的复杂,通信信号的不好,随团旅游到此,导游都会提醒不能离开公路太远,迷途就麻烦了。自驾旅游的也都知道,在这个地方不敢太冒险,把开车进去太远。

 

 

车停在了公路边开阔处。下车一看,笔直的公路不见尽头。路两边有几座十多米高的土墩,登上顶,奔来眼底的是辽阔的大漠,大漠上是数不清的土丘。这些土丘,有的形状相似,如排好的阵列;有的形态各异,零星散落。满地黄色,寸草不生。如果不是有如长带似的公路和公路上的汽车作参照,还恍忽漂流到了外星球。

站在土墩顶上,自然又生一番感慨。大自然的造物能力,难以让人想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