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酒店在「湾仔」这个地方。我心想,哇噻,这不就是我的心灵故乡吗?地铁站的主题色是草绿色的,迈出地铁之后,等人群退去,我才迫不及待地和这个站名自拍了一张挤眉弄眼的合照。香港的每一个地铁站都有一个不重复的主题色, 据说是上世纪70年代,文盲率较高的时候,为了帮助市民辨识和熟悉地铁站,特地采用了这样的设计。而且,颜色的选择也有讲究,比如太子站会选择代表贵族的紫色,钻石山站则是主色为黑色,加上少量白色,来模拟钻石在黑夜里闪耀的效果。我在想这个设计简直正中收集癖爱好者的下怀。比如日本的那些什么什么控,如果秉持着「巡礼」的精神每一站都下车去鉴赏一番,那估计三天里哪里也不用去了。当然,人家心里可能也是一本满足。图片来源于网络酒店前台帮我们check in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绅士,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求职前夕的我在想,这么优秀的人才为什么不是在高端商务区上班呢?他告诉我们,今天晚上在维多利亚港有烟火秀,叫我们一定不要错过。于是我们到酒店洗了个澡,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到维港待机了。是维港的东岸还是西岸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对岸华灯璀璨的那排地标建筑,十几层楼高的彩色霓虹灯灯管,组成「花开富贵」和中国结之类的模样。它们的倒影在水面上五彩斑斓,像是一块被江水洗开的巨大油画板。不过面对眼前繁华的光景,我的脑海里并没有浮现出「纸醉金迷」之类的词语。反而是「普天同庆」「张灯结彩」这种,过年的时候用在天南地北哪里都对的词汇,让我有种油然而生的兴奋。晚上八点钟,自夜空中第一团烟火绚烂地炸开,整个烟火秀持续了三十分钟左右。在最后一发烟火在夜空中消逝了光芒之后,人群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看来中华民族都喜欢用这样不约而同的简单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兴奋和喜悦。而我带头大喊了一句「Happy New Year!」,接着我身后不远处有个激动的声音也跟着我,用粤语喊道「新年快乐!」,然后人群也随着沸腾起来。我相信那个时候,在维港烟火下翘首仰望的男女老幼,青年和警察,所有人都真情实感地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之中。并没有人知道新的一年里香港会发生什么。
晚上到太平山山顶看世界上排名前三的夜景,遇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我们偷听旁边的韩国人讲话,但他们的话并不多,只是说着「哇,好棒」之类的称赞。冬日里的太平山山顶算不上冷,但有一些料峭的寒意。我发现许多人面对眼前壮观的夜景时,都是无言的,说不出话,或者不知道说些什么。下山的时候排了好久队伍,终于打到出租车。司机脾气不太好,他把车子开得飞快,而且开车的同时,还要操作架在手边的好几台智能手机,像是一个全副武装的特工。我觉得有趣,想起Hyukoh有一首歌叫做「Citizen Kane」,一开头就是「Hong Kong taxi driver,why are you in such a hurry?」可能也是他们在香港打的时候的真实写照。